918博天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经营动态

挺膺担当 建功支点㉓ | 区区联动 园园互通 共生共享 湖北918博天堂46个产业园联通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5-10-16 11:00

来源:

点击量:

编者按



当前,湖北正聚力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这一进程中,作为省属国企,湖北918博天堂勇担使命,旗下东湖高新集团专注产业发展,正以产业链为核心,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展现新作为。


精准布局促联动,招大引强蓄动能。集团官微特别推出《挺膺担当 建功支点》专栏系列报道,第23期聚焦湖北918博天堂东湖高新立足武汉各城区资源禀赋,“一区一策”开创招商新模式,实现产业协同的“区区联动”;面向湖北发展所需“招大引强”,深化异地园区合作,构筑起“园园互通”新格局;更实施“育苗造林”工程,以资本链赋能产业链,推动服务从“空间聚合”迈向“生态协同”,为夯实湖北现代产业体系根基持续贡献力量。



媒体聚焦报道




近日,湖北918博天堂东湖高新集团旗下光谷生物医药科创中心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这座瞄准生命科学前沿的标准化基地,从3月开工到9月封顶只用半年,明年年初一期交付在望,近10家优质企业同步推进,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家、瞪羚企业2家……光谷生物医药科创中心园区建设与产业招商的“加速度”,正是该集团深耕产业园区投资和运营硬核实力的例证。


光谷生物医药科创中心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东湖高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洋表示,公司近年来以产业链为核心,根据武汉各城区资源禀赋,“一区一策”开创招引新模式,实现“区区联动”;立足湖北发展所需“招大引强”,有效深化异地产业园资源对接,实现“园园互通”;实施“育苗造林”工程,立足资本链赋能产业链,强化与企业的共生关系,实现从“空间聚合”到“生态协同”,助力湖北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一区一策、联动协作

产业链上实现“区区联动”


激烈竞争中,谁掌握了产业链,谁就握住了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东湖高新集团探索出“一区一策”的产业布局模式,让“区区联动”成为补全产业链的关键抓手。


以武汉正加快打造的万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为例,东湖高新旗下国内46个园区,就有12个以生物医药为主题。


经调研,武汉生物医药企业多在小试、中试环节发力,工业化生产能力相对薄弱。


短板就地补齐。团队扫描各区特性发现,青山化学工业区是武汉核心区唯一可落户化工项目的产业高地,且青山正推进产业转型,亟需引入高端化工项目优化产业结构。


供需两端正好对上,合作水到渠成。今年初,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正式落地并开工,同步规划建设危化品专业仓储中心。至此,光谷、江夏聚焦小试、中试,青山承接工业化生产与原料药存储,产业生态形成研发——中试——量产闭环。“这是武汉生物医药产业链从研发向制造延伸的重要举措。”东湖高新集团总经理史文明说。


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赛道上,“区区联动”的协同效应同样显著。武汉软件新城汇聚上游企业,光谷芯园区支撑硬件快速迭代,蔡甸国际智造中心紧邻产业龙头东风二厂。产业链在同城协同中缩短转化路径、增强链条韧性。


引进来、走出去

46个产业园“园园互通”


当前,光谷芯中心二期的招商人员正快马加鞭,冲刺今年底完成最后约6500平方米的招商。届时,光谷芯中心整个园区75万方均招商完毕。


中国光谷,因“光”而兴。作为首任开发“业主”,东湖高新集团根据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特点,量身定制产业图谱,2009年起开工建设光谷芯中心一期、二期,聚集大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引进光通信、电子信息、激光和人工智能企业300多家,含高新技术企业118家、瞪羚企业18家,周边也汇集了一批芯片半导体、光通信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光谷芯中心聚集大量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不仅筑巢引凤,东湖高新集团还铺路架桥,助力园区企业走出去。园区企业武汉赛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业务需要进军西南片区,但“人生地不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园区运营主动服务,帮助塞维尔公司对接重庆两江新区政府、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企业等,最终助其顺利入驻重庆芯中心园区。


与之类似,生工生物、水之国、原妙高新等企业在东湖高新集团湖北、重庆、湖南等园区跨区域选址扩张。依托自研的“百业先问”产业大数据计算平台,长沙园区促成了景川诊断与卫兰医学达成设备原料供应合作。


翻开东湖高新园区版图,立足湖北,建设29个园区;放眼全国,“29+17”个园区主要沿长江经济带布局;着眼全球,中国·比利时科技园(CBTC)是中国在欧洲布局的首个科技型境外园区……通过科学布局、“园园互通”,这一个个独立园区逐渐形成“上下贯通、互为补充”的产业链条,实现园区运营与企业发展双赢。


育苗造林

资本链赋能强化共生关系


9月新一轮融资后,中科材料(武汉先进院)的股价与去年1月相比上涨了25%。这背后,离不开东湖高新集团的“火眼金睛”。


作为中国科学院下属单位,该院以新材料产业研发服务为主业。“团队中博士有100多人,实验室齐备,可进行中试;还可为创新型企业延链补链,生产新材料。”东湖高新集团投资相关负责人说,调研后发现该院需要依托产业应用场景实现技术落地转化,而集团园区内的企业也需要研发力量。


2024年初,东湖高新集团成为最大外部股东后,便积极穿针引线,既对接园区企业科研诉求,也为中科材料新技术寻找应用场景。如湖北芯中达材料科技公司在中科材料的支持下,实现了氮化铝陶瓷材料技术突破。迄今,中科材料已为园区企业提供60余项研发及中试服务,促成24项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践行了“投研一体化”的协同路径。


这是东湖高新集团以资本为纽带,构建与入园企业“风险共担、价值共创、利益共享”深度共生关系的生动缩影。


当前,集团成立了7只投资基金,针对早期及成长期的“幼苗”企业,通过创投“育苗”,提供关键的初创发展资金,显著提高企业存活率与成长速度。针对具备领先技术或巨大市场潜力的“高苗”企业,通过产投“造林”,为企业嫁接园区产业资源、应用场景。


国家证监会关于同意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


今年7月拿到科创板上市批文的武汉禾元生物公司,正是这一战略的获益者。2018年、2020年,集团连续两轮投资禾元生物,共2400万元,在产业发展关键时期为其解燃眉之急。如今,这笔“耐心”投资将收获超10倍收益。


以资本链赋能产业链,东湖高新集团突破传统“房东”“租户”关系,变“上下楼”为“上下游”,企业的成功反哺园区,形成良性的产业内循环与热带雨林式的繁荣生态。


截至目前,东湖高新集团投资企业中已有1家在科创板上市,1家IPO已获证监会批文,2家进入IPO审核阶段,4家企业挂牌新三板,50%以上入选各级“金种子”企业。